莫名其妙昏倒,嚴重嗎?
康健雜誌195期2015.02.26 作者:張靜慧。。
冒汗、心跳加速,接著眼前一黑,砰地一聲倒地……。昏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「預告」,不能不理它。
如果統計《康健》讀者來函,「昏倒」應可排名最常見的問題之一。藝人小S也曾在錄影時昏倒5分鐘,腦子一片空白;最近歌手江蕙的演唱會一票難求,有歌迷情緒激動到昏倒,緊急送醫。
奇美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,昏倒(醫學上稱為「昏厥」)多是因為腦部的血流不足,造成大腦暫時失去功能,但通常幾分鐘後就會自動清醒。腦部血流不足的原因則有許多,以神經或心臟系統異常居多︰
●迷走神經性昏厥
前法國總統薩科奇曾在慢跑時昏倒,短暫失去意識,醫師認為可能是迷走神經性昏厥,適度休息就好。
迷走神經是第十對腦神經,支配大部份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和心臟等器官的運動、感覺及腺體分泌,當它出了狀況,會引起循環、呼吸、消化等功能失調。
恩主公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孫瑜說,迷走神經性昏厥發生前通常有誘發因子,比如身體嚴重疼痛或創傷、情緒激動、解尿中或解尿後、受到驚嚇(比如看到血、打針)等,刺激迷走神經興奮,引起心跳變慢、血壓降低,進而供應腦部的血液不足,患者開始頭暈、冒冷汗、臉色發白、視力模糊,接著眼前一黑,失去意識。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。
迷走神經性昏厥是良性的,患者平躺幾分鐘、讓血液順利進入腦部後就會醒來,沒有生命危險,也不需要治療。
不過孫瑜提醒,還是要找到誘發昏厥的因素,盡量避免,比如總是在解尿後昏倒,最好坐著解尿,才不會一再昏倒。雖然這種昏厥沒有大礙,但如果昏倒時撞到頭就危險了。
●自律神經功能不全症,造成姿勢性低血壓
孫瑜說,這類昏厥常發生在有糖尿病、腎臟病、退化性疾病(如巴金森氏症)的長輩。他們的末梢血管易生病變,包括神經上面的血管,當血管有病變、無法輸送充足營養給神經,神經也會連帶出問題。自律神經(包括交感、副交感神經)掌管心跳速度與血壓高低,如果產生病變、運作失調,加上改變姿勢時(比如起床)血流一時上不到腦部,就可能引發昏厥。建議患者︰
˙控制好原來的慢性病。
˙姿勢性低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需太嚴格,以免血壓過低,「比標準值稍高是可以接受的,」孫瑜說。
˙穿彈性襪︰增加下肢壓力,幫助血液循環。
˙改變姿勢時動作放慢︰比如起床前先在床邊坐一會兒、活動手腳,再扶著椅子慢慢站起來。
˙注意飲食:補充水分,適量增加飲食中的鈉鹽。
˙必要時用藥物治療。
●心因性疾病
張瑋婷說,心律不整或心肌梗塞、心臟衰竭、先天性心臟病等,因心臟無法打出充足的血液供應腦部,都可能造成昏厥,需盡快治療,比如心肌梗塞需藥物治療或手術,才不會持續惡化,增加猝死的風險。「昏倒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,不能不理它。」
另一種常見造成昏厥的原因是癲癇。癲癇是腦細胞在短時間內過度放電,產生暫時的腦功能障礙,可能在任何年齡發生。患者會失去意識、全身僵直或四肢抽搐(但也可能沒有抽搐)、有的患者在發作之初會發出怪聲或大叫。癲癇發作通常會在5分鐘內結束,人也會慢慢醒來。
癲癇患者若能在醫師指導下服藥,多數可獲得控制並痊癒;少數頑固型癲癇病人,可能要接受外科手術才有明顯療效。
孫瑜、張瑋婷均指出,要找到昏厥的原因,通常需看神經內科、心臟內科兩科。看診時醫師會問︰
˙昏厥發生的次數與頻率、多久後醒來。
˙在什麼情況下昏厥(比如改變姿勢、如廁後)、昏厥前有無受到刺激。
˙有無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腎臟病、退化性疾病等。
˙昏厥時有無大叫、抽搐、尿失禁︰孫瑜建議,因患者已失去意識,醒來後也不記得經過,親友可幫忙注意。
˙用藥情形︰有些藥物(如治療攝護腺肥大的α阻斷劑、降血壓藥等)可能引起姿勢性低血壓,進而昏厥,需調整藥物。
此外也需要做檢查︰
˙24小時心電圖、心臟超音波︰看是否有心臟病變。
˙腦電圖(俗稱腦波)︰腦細胞活動時會放電,許多腦細胞一起放電過大就可能引起癲癇。腦電圖能偵測電場變化,可用於診斷癲癇。
˙傾斜床測試︰可以幫助診斷姿勢性低血壓。患者平躺在可控制傾斜角度的檢查床上10分鐘,持續監測心律及血壓,接著將床往上傾斜60度(頭高腳低),觀察是否產生症狀。一般人採這個姿勢血壓會上升,但有姿勢性低血壓者血壓反而會往下掉。
傾斜床也是診斷迷走神經性昏厥的標準檢查。如果床傾斜時患者沒有反應,再注射交感神經刺激劑,若出現症狀,並且當時心跳或血壓有迷走神經性昏厥的典型變化,就可確診。
孫瑜說,經由問診及檢查找到昏厥的原因並治療,或避免刺激因素,應該可以防止昏厥一再發生。「昏厥的原因可小可大,就怕病人自以為沒關係,建議還是要就醫檢查,」她提醒。
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目擊親友昏倒,你能做什麼?
恩主公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孫瑜建議︰
˙趕緊扶住患者,避免撞到頭,並讓他平躺休息。
˙癲癇患者可能會嘔吐,可讓病人側躺,口水、嘔吐物自然流出,避免嗆到。
˙觀察患者的症狀,比如手腳有無抽動、多久後醒來,若時間來得及也可用手機錄影,就醫時供醫師參考。